本文目錄一覽
1,2000年6月出廠的茅臺酒真假辨別方法
是禮盒吧,如果里面東西全,酒盅、外觀好,現在值15000左右,50年茅臺的酒瓶前段時間都炒到4000了。
茅臺酒真假那是要看酒才能知道的,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真假,看茅臺酒真假首先要看瓶口噴碼,飄帶。假的噴碼有些模糊不清,有的噴碼用手能擦掉顏色,各個時期噴碼還不一樣,一下很難說清楚。再就是看茅臺酒的標,正標和背標,標還分飛天,五星和珍品等,標里有很多廠家防偽的標記這些只能是廠家工作人員知道,還有要看瓶底等。說這么多那只是皮毛的東西,最好要有真假茅臺做個比較。建議你上燒酒網或茅臺客網看看別人發在網上的茅臺酒圖片,網上可以找到茅臺酒高手發的真假茅臺酒對比的照片,希望說這些對你有幫助。
2,誰知道茅漿窖的歷史啊
爺爺平時就比較喜歡喝茅漿窖,還收藏了不少的茅漿窖,說起茅漿窖的歷史那是娓娓道來、頭頭是道,什么時候出現的,為什么出現的,我聽得都暈了。好像是茅臺當地出現了兩家酒燒房,榮和和成義,他們為了抵制外來競爭,兩家合伙生產了茅臺原漿窖藏酒,即是“茅漿窖”并冠以兩家的合稱“榮成窖”,所以爺爺就認為榮成窖是最正宗的茅漿窖了,收藏的也是他們87年的茅漿窖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老人家知道的還是比較多啊。
可以說,酒文化和酒歷史是中國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少年來,文人墨客,英雄俠客,都曾為酒狂。
一樓說的茅漿窖的歷史雖然不是很詳細,但說的還都是真實的。茅漿窖最早就是由榮和與成義聯合出品的,當時的銷路不是太好,后來直到87年,人們在茅臺酒廠一車間發現遺留的幾壇茅漿窖,沒想到保存多年的老酒醬香突出,入口純凈,因此為了沿襲此酒名,87年以茅臺一分廠名義出品了“榮成窖”的茅漿窖,收到廣大愛好喝酒的朋友們的歡迎,而榮成窖的茅漿窖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人們心目中最原始的茅漿窖了,茅漿窖的歷史比這要豐富的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一下歷史資料。
茅漿窖是茅臺的很有名的老酒之一,很早的時候就有了,歷史應該比較悠久吧。
3,賴茅酒是什么時候開始生產的那
賴茅酒,1941年開始生產,到1951年停產,恒興燒房”的前身“衡昌燒房”,是貴陽人周秉衡于1929年在茅臺開辦。賴永初接手后,于1941年把“衡昌燒房”更名為“恒興燒房”,并擴大經營。到1947年,“恒興燒房”有17個窖坑,年產量達32500斤,超過“成義”和“榮和”。 ———摘自《茅臺酒廠志》第17-22頁賴永初把廠名更名恒興,別稱“賴茅”, 有酒窖17個,抗戰時用上大部分,戰后全部用上,主銷于重慶、武漢、長沙、廣州和上海等。且更一步譽滿世界,1944年,斯大林大元帥所領導的蘇聯人民和政府,曾把它作為外交酒,招待外賓。 ———摘自《貴州工業發展史》 一九五一年,成義、榮和、恒興合并為國營貴州茅臺酒廠。 1983年賴永初的兒子恢復賴茅酒的生產,至今!民國賴茅,代表當時茅臺鎮醬香酒,民國時期的茅臺,主要是以賴茅為主!民國賴茅時間很短,但影響力卻很大,至今,一瓶或一壇民國時期的賴茅,價值百萬元以上,現貴陽有骨灰級的白酒收藏家,老白干,手中還有一壇,6公斤的。民國賴茅,要現在賴永初三十年珍品以上的酒,才有民國賴茅那點韻味了。
確切的來說,賴茅的生產比茅臺還要早,后被茅臺取代,停止生產,到解放時期由賴氏家族的人申請恢復生產。
4,三杯鱔段怎么做
鱔魚的營養價值:1. 鱔魚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2. 鱔魚特含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鱔魚素”,且所含脂肪極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3. 鱔魚含豐富維生素A,能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菜系及功效:浙菜 氣血雙補食譜消化不良食譜 補虛養身食譜 糖尿病食譜 口味:糟香味 工藝:煨三杯鱔段的制作材料:主料:鱔魚600克調料:大蒜(白皮)10克,姜4克,江米酒30克,辣椒(紅,尖,干)5克,醬油30克,白砂糖5克,香油30克,白酒5克,菜籽油50克三杯鱔段的特色:異香升騰,茅臺酒的醇香,麻油的清香和鱔魚的鮮香混為一體,食之酥嫩鮮美,另有風味。 1. 將大鱔魚斬去頭、尾,不剖腹,去內臟,取用中段400克洗凈,斬成4厘米長的段;2. 將斬切好的鱔魚段用醬油5克腌漬;3. 姜片改刀為指甲片;4. 辣椒斬成末,待用;5. 炒鍋置旺火,下入熟菜油,燒至六成熱,投入鱔段,稍炸即出鍋,倒入漏勺瀝去油;6. 炒鍋留底油,回置火上,將蒜頭、姜片和辣椒末入鍋煸炒,放入鱔段,烹上紹興加飯酒30克,加清水200毫升,用旺火燒滾;7. 再改為小火熔至酥熟,加白糖及醬油,至鹵汁濃稠,再淋上芝麻油,倒入茅臺酒5克與酒釀5克混合液,略燒,起鍋裝盤;8. 用大碗扣住上席食時將扣碗揭去。三杯鱔段的制作要訣:1. 大火燒開,小火慢燜,鹵汁收濃,再淋芝麻油;2. 裝盤扣蓋,食時揭去,酒香撲鼻;3.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熟菜油1000克。小帖士-健康提示: 糖尿病患者若按照該食譜制作菜肴,請將調料中的白糖去掉。小帖士-食物相克:鱔魚:鱔魚不宜于狗肉、狗血、南瓜、菠菜、紅棗同食。
5,茅臺酒是在那里生產的
貴州仁杯縣的茅臺鎮
只有一種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茅臺酒,素有中國“國酒”之稱。曾在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被評為世界第二名酒,榮獲金質獎。半個多世紀以來,它以精湛的釀造技藝和獨特的色、香、味,為世人稱頌,名甲天下,成為國內外市場的“酒中名珠”。
中國的茅臺酒,因產于貴州仁杯縣的茅臺鎮(原為村)而得名,并享有“風來隔壁千家醉, 雨過開瓶十里香”之美名。這種“特殊的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凡盛過茅臺酒的杯子,瓶子隔了多天仍然芳香馥
郁,被譽為“空杯香”、“瓶瓶香”。由于茅臺酒因郁而不猛、柔和芬芳,故清代詩人鄭珍對其曾賦予“酒冠黔人國”的美稱。
相傳有一年除夕,茅臺鎮突然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鎮上住有一李姓青年,他見一位衣衫襤褸的老婦僵臥門口,并將其背進屋生火取暖,以自釀米酒款待老人,又將床鋪讓給老女安寢,自已躺在爐邊地上。朦朧中聽到奇妙琴聲,天邊飄來一位仙女,身披五彩羽紗,手捧熠熠閃光的酒杯,站立面前,隨將杯中酒傾向地面,頓時空中彌漫了濃郁的酒香,眼前出現了一道閃爍的銀河。 這青年一覺醒來,屋里爐火很旺,水、飯尚溫,床上被褥整齊,似無人睡過一般,推門一看,風、雪俱停,一條晶瑩的小河從家門口淌過,河面上飄著陣陣酒香。此后,當地人就用仙女賜予的河水釀酒,用“飛仙”圖案作茅臺酒的商標至今至不變。
傳說歸傳說,但位于赤水河畔的茅臺,自古以釀酒出名確是事實。清人曾有詠句為“集靈泉于一身,匯秀水東下”贊美赤水河,而茅臺酒的出名,這或許與當地水質優良有關,據有關文獻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古
仁懷 附近的酒曾以“甘美”而受漢武帝的贊賞。北宋時在茅臺鎮附近便生產出優質大曲酒,宋人張能臣的《酒名記》以它質量佳美載入酒史。至清康熙四十三年經反復試驗,無數次改進和提高,終于摸索出一套獨特的釀造技術,制造出別具一格的茅臺酒來。《黔語》云:“尋常沽貫,皆燒春也”,時稱“茅臺春”。茅臺酒經過不斷釀制提高,便成了名滿天下的中國名酒。
茅臺酒為醬香型大曲白酒。據專家們分析,其酒內含有70多種成分,因此構成了醬香、醇甜香和窯底香合成的特殊風味。雖酒度為53度到55度。但酒液晶瑩透明,口感醇厚柔和,無烈性刺激感,入口醬香馥郁,回味修長,余香綿綿,為醬香型白酒的曲型。從而形成了茅臺酒舉世無雙和獨有奇特風格。
當然是貴州茅臺鎮了,不過假茅臺酒就哪都能生產了.你到了貴州茅臺鎮,家家都有茅臺酒生產,散裝的,自釀自喝
貴州茅臺鎮
6,花生米怎么燒好吃
炒花生米主要有兩點:(非常關鍵) 一、在炒之前先把干花生米用水泡五六分鐘; 二、一定要在油還是涼的時候放入花生米。 之后看見顏色變金黃色就起鍋,(這時可以根據口味放入鹽或糖)呵呵, 祝嗑花生米快樂! 方法一:[油炒花生米] 冷油、花生米一起下鍋,中火,用鍋鏟不停翻炒,注意要確保花生米均勻受熱,待花生米顏色微變,這時香味也該出來了,立即將花生米撈出控油(再晚幾秒鐘就糊了,初學者較難把握),盛在容器里,趁熱加適量的鹽拌勻(冷了鹽粒就不能沾到花生米上了)。這時花生米還是燙的,嚼起來是軟的,等到涼一些就脆了。這樣炒出的花生米香脆可口,不會糊。 方法二:[鹽炒花生米] 其實就像糖炒栗子,大量的粗鹽與花生米一起下鍋(鹽的作用相當于糖炒栗子中的砂子),小火預熱,不停翻炒,待受熱均勻后改中高火,翻炒約兩分鐘,起鍋,篩掉鹽就可以盛盤了。這樣炒出的花生米較油炒花生米更脆。 不帶皮的花生米的做法: 1.向生花生米里放入一點水(不要加多,稍微濕潤一下花生仁就可以) 2.把用水浸過的花生米放在陰涼出稍微涼干(目的是讓花生仁吃進水分而不是掛在花生米的表面),以防止入油炸時油星濺出 3.在花生米內加入少許的白酒(二鍋頭還是茅臺什么的隨你便:)),這樣炸熟的花生米會長時間的香脆可口。 4.稍微涼一下。開火上鍋。!!!注意:一定用小火!!!!倒入適量的油后不要等油被加熱就把花生米放入鍋中,用鏟子輕輕反炒。(有時候花生米的皮會炸破而賤出小油點,所以一定要小心!) 5.待花生米顏色稍微變深,并且嘗起來很軟,或者是花生米的香味剛剛溢出,就趕緊出鍋,然后撒上鹽末涼涼后待食。如果等到了嘗起來已經脆了的時候才出鍋,等花生米涼涼后再吃可就是糊的了!!! 這是我在中央臺的為你服務上學來的,已經實踐過兩次了,一定可以的,主要是掌握好火候!! 特點: 香 、脆 功效: 補血養血 材料: 花生米半斤 配料: 色拉油、鹽 做法: 1. 花生米用冷水沖洗,晾干 2. 冷鍋放入冷油
先炸焦,鹽放多點,再伴酒喝
材料:顆粒較小的花生米,炒出來的感覺較香 作法: 1.將要炒的花生米倒入漏籃中用溫水輕微均勻的沖洗一遍,目的是將花生米打濕。用手左右晃動讓水從漏籃中流出并瀝干花生米表面水分 。 2.用小至中的火起油鍋,油可不必太多,不需等油燒熱,直接將漏籃中的花生米倒入油鍋中,用鍋鏟不停的均勻翻炒。剛入鍋的花生米是濕的,隨著油溫的增加水分會逐漸發散,翻炒的手感會由阻澀漸轉為潤滑。這時在鍋中滴幾滴香醋,再不停翻炒,待花生米表皮開始變黃后將火熄滅,利用余熱繼續翻炒,溫度下降后即可盛出。鹽或糖在裝盤前后加入均可 。 3.過程中的火候不可太大,中火最宜,再不停翻炒,否則內外受熱不均,容易外焦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