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酒的利潤大嗎
- 2,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13954億元為何茅臺會有如此高的利潤
- 3,酒水利潤有多大聽說好幾百的白酒只賣成本只有幾十塊
- 4,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誰厲害
- 5,白酒零售價和批發價相差很大嗎
- 6,一瓶幾千元這酒為什么這么貴
- 7,企業股票市價與毛利率有關嗎
- 8,上市公司增發股票那我們手中持有的股票豈不是貶值了
1,酒的利潤大嗎
高端白酒的利潤很大,不過總體說來,酒類行業的利潤都還是不錯的!
做煙酒行生意的利潤得看你進貨的渠道了,說白了,如果你在正規的煙草公司拿貨,毛利潤在10%,挖去費用,基本能保本就不錯了!酒在正規渠道拿貨,毛利潤在20%,如果市場特別透明的,憨滬封疚莩狡鳳挾脯錨基本不掙錢!但看見大街上為什么那么多煙酒店,好象很紅火,說白了,也是在看人賣貨!熟人拿真的,過路拿。。。(這里面一般也分高防和普防)當然,還有就是煙酒回收,利潤很高,具體不多說了!!!!
2,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13954億元為何茅臺會有如此高的利潤
貴州茅臺一季度凈利達到139億,茅臺為什么這么高的利潤?這個其實很好理解吧,去年一整年白酒行業跌宕起伏,但是不能否認的是白酒行業確實有很大的熱度,因為利潤比較高,好多基金變化比較大的,這種中高風險偏股類的基本上都涉及到白酒行業。去年茅臺的價格一度漲到3000塊錢一瓶,實際上就是1500一瓶,正常來說應該是1500~2499這個價格,但是民間因為不夠的原因沒有那么多的供應,所以價格一度炒到3000塊錢一瓶,后來包括上海在內的多個地方出臺了相應的價格限制政策不能那么貴了,所以價格受到了一定的控制,白酒行業沒有以前那么高的熱度了,但盡管如此,仍然有很多的基金在持有白酒行業的投資倉位。白酒行業本來就是個利潤比較高的行業,因為茅臺它并不屬于普通的日用品,就是說你平常家里喝酒你不會買這個東西的,它那個價格也不是你正常喝的價格不像散酒之類的,所以說它的制造成本雖然高,但是它的利潤空間也高,賣到1500一瓶,這個利潤空間50%是不直的,所以這算是暴利行業,它的凈利潤就會比較高,但是像傳統的制造業行業,它的凈利潤也就是在10個點左右。現在包括景順長城之類的基金,仍然在持有白酒的倉位,可以說成野白酒,半野白酒之前漲的那么快的時候,一天能漲1% 2%的時候吃白酒都是導致的,但后來價格飛速下跌也是白酒所導致的,所以這個東西就不能完全看好他,你投資的話還是選擇一些比較穩妥的好,因為這個變動起來太大了,你可能賺得盆滿缽滿,但也可能虧得血本無歸。
3,酒水利潤有多大聽說好幾百的白酒只賣成本只有幾十塊
你好!雜牌子酒利潤更高,高檔品牌價格透明,利潤已經鎖死。而雜牌子酒,成本10元,賣100都可能。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你看看茅臺和五糧液的股票就知道了,都沒便宜的
雜牌子酒利潤更高,高檔品牌價格透明,利潤已經鎖死。而雜牌子酒,成本10元,賣100都可能。
十分之一價格左右的進價吧,這還是市面常見酒,那種小眾品牌酒價格低的難以想象,可能二三十的成本,賣多少錢全看宣傳(忽悠)
酒水利潤肯定大的
4,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誰厲害
中石油負責采油,中石化負責煉油,采油的最喜歡把油按國際期貨的價格高價賣給煉油的,煉油的就天天叫虧,一叫虧就會引來補貼和漲價,所以,誰厲害,投資者最清楚啦!
兩個都是加了茅臺主售汽油的主---你說怎么不貴怎么不厲害?錢賺了,還叫苦,就我們納稅人不苦。
財富全球500強是按照營業收入排位的按照凈利潤、市值來比較的話,中石油則在中石化前頭
中國石油歷害點!因為它是采掘石油的利潤率高!而中國石化主要是加工提煉石油的毛利率沒有它高!中國石油相對來說是移動,中國石化是聯通
5,白酒零售價和批發價相差很大嗎
有差價 但是不大 也就3 ; 5塊錢
商超的毛利率暢銷產品20%一般產品25-30%。進銷差價20-30%一批到二批一般15-20%。
說實話,真正最低的批發價只有廠家工作人員和代理商或者最高代理商才會知道,消費者是不會直到的,有的消費者在某些批發店多買幾件,老板往往做批發價,其實那個批發價只是比起單瓶單瓶的買要便宜一點,但不是生意人拿的最低批發價,不同層次的代理商和經銷商拿的批發價也不一樣,所以你不會得到一個具體的答案,因為不會油商人在這里告訴大家他們的成本價,批發價到底是多少。如果你是為了做生意,可以直接跟生產廠家聯系,與他們合作,看他們的報價,貨從車間出來,一層一層的經銷、代理,一層一層的賺,批發部還要賺,零售店還要賺,超市還要賺。
高檔酒利潤很高的。毛利50%-60%很普遍。不象低端的產品。
商超的毛利率暢銷產品20%一般產品25-30%。進銷差價20-30%一批到二批一般15-20%。
6,一瓶幾千元這酒為什么這么貴
炒作是一方面,但也不是全部,但最基本的利潤法則是:單價越貴,附加值越高,毛利也高。所以大商場里的高價東東可以經常見到打對折,三折四折之類的,完全有毛利空間。 另一方面,一分價錢一分貨,品牌的東西大多要比雜牌的質量要好得多,價格毛利也高得多,如何來維持高質量,打造品牌??一個字:錢! 細分到酒的話,以紅酒為例:從最根本的葡萄說起吧,市面上有3元/斤的,有10元/斤的,有20元/每斤的等等不同價位的,選取不同的葡萄,釀酒成本上就有很大的區別,當然葡萄的選取不是以價格定好壞的。即便是同樣的葡萄品種,同樣的產區,葡萄的價格和質量都不一樣,他有嚴格的標準即,每畝產量標準,超出標準越多質量越差,產出的葡萄酒等級越差。 制作工藝:同樣的兩家葡萄酒廠,同樣的原料,其中一個聘請了外國著名的釀酒大師,引進先進技術和機器,釀出來的酒自然成本也不一樣了。 貯藏條件:酒的貯存非常重要,如果貯存不當,可能釀出來的不是酒了,可能就變成醋了,哈哈,還有就是普通酒桶和橡木酒桶貯藏的效果是肯定不一樣的啦,這些都是成本。 年份:同廠同工藝生產的酒,適當貯藏5年后與10年后的價格又自然不同的。 還有進口酒的關稅,酒水的推廣費用等等,這些雜七雜八統統都算在消費都頭上的,當然,買不買,你決定! 以上種種,還有不知道的N種條件導致酒的價格千差萬別,昂貴的酒價由此而來。 以上是本人的一點拙見。見笑。
葡萄酒是經過發酵而來的。發酵需要時間,發酵時間長短影響葡萄酒的風味。所以很多葡萄酒都是存放時間久的比較貴,但是這不是絕對的,還要看它的口感。
7,企業股票市價與毛利率有關嗎
毛利率是沒有扣除一些費用,賺取的收益 凈利率是扣除了一切的費用之后,賺取的純利潤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凈利率其他的叫法還可以叫凈利潤率、銷售凈利率、銷售利潤率、經營凈利率、主營業務利潤率,其實指的都是一樣東西,說明企業收入1塊錢能凈賺多少錢,看該指標的時候可以和毛利率比較一下,兩者越接近說明企業的期間費用越低。
有一定關系,例如毛利率較高的公司比如貴州茅臺毛利率在90%左右,五糧液毛利率在60%以上具備某種可持續競爭優勢的公司才能在長期的運營中一直保持盈利,尤其是毛利率在40%及以上的公司,我們應該查找公司在過去10年的毛利率,以確保是否具有“持續性”。...當然還要結合其它評估的因素(毛利率并不是判斷公司是否優秀的唯一指標)*比如說某家公司銷售收入:5000萬;銷售成本:1000萬,那么這家公司的毛利率:80%(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但是過高的銷售及一般管理費、折舊費用、研發費用、利息費用等,較高支出都會吞噬這家公司的毛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毛利潤),這樣就會造成稅前利潤較低,凈利潤也相應減少......判斷一家公司財務指標時應結合其它因素來綜合判斷。單從財務上看如果一家公司的毛利率(40%及以上)、凈利潤(20%及以上)、每股收益(連續10年及以上都保持上漲態勢且保持20%每股收益增長率及以上)股東權益回報率一貫保持20%及以上......這家公司一定存在著某種“可持續性的競爭優勢”,這樣的公司一般股票價格都是比較高的,(支付價格決定您的收益率)一般具有“可持續性競爭優勢”的公司一定是高毛利率的公司。......(以上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建議閱讀:《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戰勝華爾街》《巴菲特法則》《巴菲特法則實戰手冊》《巴菲特教你讀財報》《怎樣選擇成長股》《聰明的投資者》《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證券分析》1940年、1951年版...
“最受歡迎股票軟件排行榜” 里有個股診斷功能,里面有效的分析了大盤及個股壓力位支撐位及消息面分析,一切都是免費的。
8,上市公司增發股票那我們手中持有的股票豈不是貶值了
股票增發是上市公司的一種再融資手段,也就是說上市公司缺錢了,就可以申請增發,獲得批準后就可以實施了 增發分為公開增發和定向增發,公開增發是面向市場的所有投資人發行新的股票,但是老股東有有限購買權,剩余的部分才向其他投資人發行;定向增發是指向特定的投資人(一般是機構投資人)發行新的股票,原股東和普通投資人不能參與 定向增發的優勢至少有三:一是定向增發極有可能給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比如說G鞍鋼向鞍鋼集團定向增發,然后再用募集來的資金反向收購集團公司的優質鋼鐵資產,可增厚每股收益,據資料顯示,G鞍鋼在定向增發后的每股收益有望達到1.03元,而2005年報只不過為0.702元;二是定向增發有利于引進戰略投資者,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三是定向增發也改變了以往增發或配股所帶來的股價壓力格局,這是因為定向增發有點類似于“私募”,不會增加對二級市場資金需求,更不會改變二級市場存量資金格局。另外,因為定向增發的價格往往較二級市場價格有一定溢價,這也有利于增加二級市場投資者的持股信心。增發的股票,不論是用資產來置換或用現金來買,都實際上增加了公司的資產,而資產增加了,對應的總資產和凈資產肯定會相應增加. 因此,手中股票不會貶值。
應該這樣說,上市公司再融資時,如果是股價高的時候進行,發行相同數量的股票所得的融資額就越高.上市公司增發股票,不論是定向增發或公開增發,都不會是以面值或凈資產的價格增發,都是以現價作為參照的,理論上不會對你的股票價值造成貶值,反而會讓你的股票價值造成增值,因為很簡單,如果一家公司的股票凈資產為5元,股價為8元,而增發股價為7元的話,不管是公開增發或定向增發,不論是增發多少股,在增發完成后,全體股東的股票的凈資產一定會比之前的5元多.上市公司送紅股是回報股東的方式之一,意思跟現金分紅差不多,不過送的是股票而不是現金,原由說起來就一匹布那么長了,詳細看以下:無論是現金分紅或是送轉贈股,都是上市公司回報全體股東的方式,先說說如何找到這樣的公司.一般來說,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具有高分配能力不是根據公司大小和企業所有的性質,主要是看以下兩點:其一:是否有高分配的習慣,有些公司是習慣送股的,比如民生,萬科;有些公司是習慣分紅的,比如茅臺,張裕,它們都有一個共性,年年都有高分配,很少有例外;其二:每股可分配利潤達到或超過1元,就具備了每10股送5股或10股送現金5元的能力;每股資本公積金達到或超過1元,就具備了每10股轉贈5股的能力;那為什么有些企業它會喜歡或者說傾向于選擇現金分紅,有些選擇送轉贈股呢?其一是由行業性質決定的.比如:張裕,茅臺這種公司,是輕資產型的公司,它們不需要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資金去擴大產能,而且產品是低成本,高毛利率,產品供不應求,好象茅臺,它都是預先收錢后交貨的,經營現金流充裕,手中有大量的閑置現金,選擇用現金分紅是很正常的,也是對股東最有利的.而萬科,民生這種公司,它們雖然不是重固定資產的公司,但是它們提供的產品是需要動用大量資金的,比如萬科,土地成本,建安成本在產品中所占的比例很大,手中持有的往往是土地而不是現金;而銀行類公司的資本充足率與它的借貸規模密切相關,把現金盡可能多的留在手中是最好的選擇,所以它們大多選擇送轉贈股的方式分紅,這對股東也是最好的選擇.其二是由企業發展的階段決定的.還是用張裕和茅臺來舉例說明,它們由于產品生產周期,生產工藝和生產環境的局限性,導致它們的產能不大可能跳躍式的增長,只能是穩定增長,這樣一來,資金的流入要比流出多得多,手中的現金自然就充裕了,選擇現金分紅也就理所當然了.而萬科,民生這種公司,它正處于快速擴張階段,成長性很高,它們需抓住機會來做大規模,搶占市場份額,而這是需要很多錢的,經營中資金的流出要比流入多得多,手中缺錢,當然是用送轉贈股的分紅方式,把盡可能多的現金留在手中對股東是最好的了.一般高送轉贈代表的是公司益利可觀,行業發展前景看好,需要把賺來的錢繼續投資到公司主業中去,從而選擇用送轉股而不是現金的方式分紅,如果公司已經發生了嚴重的虧損或沒什么利潤,卻堅持要送轉贈股,個中意思就很明顯了,是希望通過高轉贈股題材來炒作股價而已,作為投資者是需要區別對待的.通過以上的分析,投資者應該知道了這兩種方法根本就是沒有好壞之分的,關鍵是對公司的了解程度和個人投資風格來決定的.個人更傾向于選擇高成長性的股票,這是我的一點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