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19有什么特殊意義嗎?
1.應該沒有。樓主這么問是因為近期kc出席的各種活動中演唱的都是這首歌,對吧。據我分析,kc經常唱這首歌的原因,首先他不太擅長背東西,其次他已經很久沒唱歌了,而且他現在超忙,沒有時間練習,一直唱一首歌會減輕些工作負擔,此外,這首歌很好聽,所以他就選了這首歌。
2.對他有意義的歌曲,我想應該是《分分鐘記起》是他第一張專輯的主題曲,他在快樂大本營唱過,我個人也喜歡聽的,但是應該是不如《一千個愿意》那么大眾化,分分鐘記起聽起來就是挺久遠的歌,未必大家都喜歡。
3.然后還有一首《緣分》,是當年跟王馨平合唱的,2006年演唱會的時候也有唱,楊千嬅還戲言,是不是有什么特別意義,所以才選了這首歌。
二.真正意義上的白酒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1.燒酒指各種透明無色的蒸餾酒,一般又稱白酒,各地還有白干、老白干、燒刀酒、燒鍋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別稱。
2.【我國燒酒的起源】關于燒酒,一種說法,起源于唐代,在唐代文獻中,燒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現。李肇(公元806年)寫的《國史補》中的:“酒則有劍南之燒春”(唐代普遍稱酒為“春”);雍陶(公元834年)詩云:“自到成都燒酒熱,不思身更入長安。
3.”可見在唐代,燒酒之名已廣泛流傳了。田錫寫的《曲本草》中說:“暹羅酒以燒酒復燒二次,入珍貴異香,其壇每個以檀香十數斤的煙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臘封,埋土中二三年絕去燒氣,取出用之。
4.”趙希鵠寫的《調燮類編》中說:“燒酒醉不醒者,急用綠豆粉粉蕩皮切片將筋撬開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說:“生姜不可與燒酒同用。
5.飲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飲白酒忌諸甜物”(卷三)。 “唐詩《荔枝樓對酒》詩云:“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唐詩亦有“久聞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長安”之句。
6.”(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以上引文中所說的“燒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單從名字相同還不可定論。
7.有人認為我國民間長期相沿,把蒸酒稱為燒鍋,燒鍋生產的酒即為燒酒。但燒鍋之名起源于何時,尚待考證。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論據尚欠充分。
8. 另一種說法,元代時(1271—1368年)由國外傳入。 元時中國與西亞和東南亞交通方便,往來頻繁,在文化和技術等方面多有交流。
9.有人認為“阿刺古”酒是蒸餾酒,遠從印度傳入。還有人說:“燒酒原名‘阿刺奇’,元時征西歐,曾途經阿刺伯,將酒法傳入中國。
10.”章穆寫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語也。”現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為譯音,是指用棕櫚汗和稻米釀造的一種蒸餾酒,在元代曾一度傳入中國。
11. 再一種說法,是明代藥物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在《本草綱目》中所寫:“燒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其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敗之酒皆可蒸燒。
12.近時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麥蒸熟,和曲釀甕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這段話,除說明我國燒酒創始于元代之外,還簡略記述了燒酒的釀造蒸餾方法,故人以為可信。
三.白酒的名稱中有些帶有數字如1902代表什么含義
1.當然不是,1902只是代表一個商標,如 茅鄉醇1902 這個就是一個商標,一個品牌,至于為什么要加個1902上去, 這個很直觀的,每個人看到這個1902 第一感覺就是這事1902年生產的,即使明知道不是1902年生產的,也覺得這個品牌比較好點,舉一個例子 有兩種酒, 一種叫茅鄉醇1902 另一種叫茅鄉特醇 你會選擇那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