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裝瓶以后的茅臺酒里面還有微生物嗎
- 2,茅臺酒釀造過程中發現多少微生物
- 3,小曲型白酒要用到什么微生物
- 4,茅臺釀造發現多少微生物
- 5,芽孢桿菌是微生物實驗的常用材料之一請回答下列問題1利用工程
- 6,發酵工程題大批發酵罐染菌原因謝了
- 7,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與發酵工業之間的聯系
- 8,微生物發酵所用微生物對釀酒微生物有什么不良影響有多大影響
- 9,哪里可以找到茅臺酒釀造的相關知識
1,裝瓶以后的茅臺酒里面還有微生物嗎
沒,,,肯定沒有,
沒有可能,您想一下,酒精是做什么的?
2,茅臺酒釀造過程中發現多少微生物
茅臺酒釀造過程中發現1946種微生物。茅臺首次宣布,發現茅臺釀造過程及環境中有1946種微生物,其中1063種細菌,酵母菌和絲狀真菌類微生物883種。2005年,茅臺集團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聯合建立了白酒行業首個釀造微生物菌種資源庫。菌種資源庫已累計達到159種,7900株釀造微生物的規模。與現有針對所有發酵領域工業菌種保存的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的各類工業微生物資源13000余株相比,茅臺集團資源庫已有近60%。茅臺釀造工藝:所謂“12987”釀酒工藝,一直以來它是茅臺鎮引以為傲的工藝,也叫大曲醬酒釀造工藝,即“一個周期、兩次投糧、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取酒,”看起來似乎很復雜,但不得不說,這是茅臺鎮勞動人民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也正是因為復雜的工藝以及釀酒人們一絲不茍的態度,才造就了醬香型白酒今天的輝煌。一個周期。其實這個很簡單,在大曲醬酒的釀造工藝中,想要釀出一瓶好酒,所需要的周期,為一年左右,在這一年的時間里,包含了各種各樣復雜的工藝,以及我們釀酒人每天不辭辛勞的汗水。
3,小曲型白酒要用到什么微生物
你好!酵母菌我的回答你還滿意嗎~~
首先谷物中的淀粉在曲霉的作用下生成糖等物質然后再通過酵母菌發酵釀酒所以需要曲霉(如黑曲霉)和酵母菌
4,茅臺釀造發現多少微生物
1946。茅臺集團在2022年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會議上公布最新研究成果:截至目前,發現茅臺釀造過程及環境中有1946種微生物。在茅臺釀造過程及環境所含的1946種微生物中,包括細菌1063種,酵母菌和絲狀真菌類微生物883種,同步解析了17種、39株關鍵功能微生物的全基因組信息,初步實現了微生物實體資源與基因信息的相互關聯。相關信息:2005年,茅臺集團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聯合建立了白酒行業首個釀造微生物菌種資源庫。目前,菌種資源庫已累計達到159種,7900株釀造微生物的規模。與現有針對所有發酵領域工業菌種保存的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的各類工業微生物資源13000余株相比,茅臺集團資源庫已有近60%。通過對赤水河流域不同產區間的微生物多樣性研究,研究人員還確證了茅臺酒釀酒酵母具有顯著獨特性,說明生態環境、釀造活動、釀酒技藝對微生物體系有重要影響。從微生物繁殖代謝角度,證明了間歇式晾堂操作、限定每天操作最大排數、倉內發酵高溫持續、母曲優選、干曲倉高溫貯存等工藝操作和參數的科學性,表明傳統技藝等非生物因素也是釀造過程微生物群落演替的重要驅動力。在功能微生物代謝特性研究中,茅臺集團已完成乳酸桿菌、芽孢桿菌、釀酒酵母、擬青霉等17種功能微生物代謝途徑解析,涉及1200余種代謝產物。完成了果香、花香、酸香等主要風味表征物質微生物及其代謝途徑解析工作。以上內容參考:新華網——1946種!茅臺公布釀造過程及環境微生物數量
5,芽孢桿菌是微生物實驗的常用材料之一請回答下列問題1利用工程
(1)芽孢桿菌屬于細菌,是原核生物.甲流疫苗是滅活的甲流病毒;制作味精使用的是谷氨酸棒狀桿菌,屬于細菌;制作果酒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屬于真核生物;制作果醋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桿菌,屬于原核生物.故選:BD.(2)在芽孢桿菌的培養時,出現不止一種細胞形態的時期是穩定期,衰亡期.(3)①芽孢桿菌屬于細菌,代謝類型是異養需氧型,適于用液體培養基培養進行振蕩以利于供氧.②在篩選分離時需要將培養液進行梯度稀釋以防止菌種密度過大,不易分離,目的是篩選淀粉分解菌,所以需要接種于以淀粉為唯一碳源的鑒別培養基上,為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提高實驗可信度,需要做對照實驗,對照組是將未接種的空白培養基(或“接種等量無菌水的培養基”)作進行培養.③淀粉遇碘變藍色,培養基中加入碘液后,淀粉分解菌會將淀粉分解,其菌落周圍會出現透明圈,由此可以說明細菌能夠分泌淀粉酶使淀粉發生水解.(4)MS培養基與微生物培養基的不同是含有植物生長需要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植物激素.(5)在谷氨酸發酵生產過程中,需要添加氨水的作用是提供氮源,調節pH,如果谷氨酸發酵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乙酰谷氨酰胺,原因很可能是pH顯酸性.故答案為:(1)B、D)(2)穩定期,衰亡期(3)①液體②稀釋 淀粉;未接種的空白培養基(或“接種等量無菌水的培養基”)作為空白對照③細菌能夠分泌淀粉酶使淀粉發生水解(4)植物激素(或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5)氮源 pH pH顯酸性
6,發酵工程題大批發酵罐染菌原因謝了
整個工廠中各個產品的發酵罐都出現染菌現象而且染的是同一種菌,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是由使用的統一空氣系統中空氣過濾器失效或效率下降使帶菌的空氣進入發酵罐而造成的。大批發酵罐染菌的現象較少但危害極大。所以對于空氣系統必須定期經常檢查。 生產同一產品的幾個發酵罐都發生染菌,這種染菌如果出現在發酵前期可能是種子帶雜菌,如果發生在中后期則可能是中間補料系統或油管路系統發生問題所造成的。通常同一產品的幾個發酵罐其補料系統往往是共用的,倘若補料滅菌不徹底或管路滲漏,就有可能造成這些罐同時發生染菌現象。另外,采用培養基連續滅菌系統時,那些用連續滅菌進料的發酵罐都出現染菌,可能是連消系統滅菌不徹底所造成的。
發酵產物是某一種微生物或幾種微生物在培養基中培養時產生的,如果在發酵時夾雜有其他微生物,可引起下列的后果: (1)產生菌和雜菌同時在培養基中生長,結果使生產菌喪失了生產能力;雜菌的生長速度有時會比產生菌生長得更快,結果使發酵器中以雜菌為主了(尤其是在連續發酵過程中) (2) 雜菌會污染最終產品,如生產單細胞蛋白質時,從發酵液中分離出的細胞夾雜有雜菌; (3)雜菌本身和其所產生的物質,都可以使產物提取難度加大; (4)雜菌降解所需要的產物。如抗生素發酵時,污染細菌,有些細菌對抗生素有抗性,常見的抗性機制是降解抗生素。如能產生β-內酰胺酶的細菌能降解β-內酰胺類抗生素。 (5)發酵時如污染嗜菌體,可使產生菌發生溶菌現象。 染菌的危害因不同發酵而不同。
7,微生物的生物學特性與發酵工業之間的聯系
發酵工業常用微生物及其用途 1、工業生產常用的細菌有: 短桿菌、枯草芽孢桿菌、梭狀桿菌、醋酸桿菌等。 用于生產味精、谷氨酸、肌苷酸,淀粉酶、蛋白酶,丙酮、丁醇,乳酸、醋酸等等。 2、工業上用的酵母菌有:酒精酵母、啤酒酵母、類酵母、假絲酵母等。 分別用于釀酒、制造面包、生產脂肪酶(lipase)以及生產可食用、藥用和飼料用酵母菌體蛋白等。3、工業上常用的霉菌有:曲霉、青霉、犁頭霉等 [藻狀菌綱的根霉、毛霉犁頭霉,子囊菌綱的紅曲霉,半知菌類的曲霉、青霉等。]它們可用于生產多種酶制劑、抗生素、有機酸及甾體激素(steriod hormone)等。 4、放線菌 它的最大經濟價值在于能產生多種抗生素(antibiotic) 。 從微生物中發現的抗生素,有60%以上是放線菌產生的,如鏈霉素、紅霉素、金霉素、慶大霉素等。 常用的放線菌主要來自以下幾個屬:鏈霉菌屬、小單孢菌屬和諾卡菌屬等。5、擔子菌 所謂擔子菌(basidiomycetes)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菇類(mushroom)微生物。擔子菌資源的利用正引起人們的重視,如多糖、橡膠物質和抗癌藥物的開發。近幾年來,日本、美國的一些科學家對香菇的抗癌作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香菇中1,2 -β- 葡萄糖苷酶及兩種糖類物質具有抗癌作用。 6、藻類(alga) 藻類(alga)是自然界分布極廣的一類自養微生物資源,許多國家已把它用作人類保健食品和飼料,如培養螺旋藻。 國外還有人從“藻類農場”獲取氫能的報道,大量培養藻類,利用其光合放氫來獲取氫能。
藥物制劑的生產比方說發酵工藝,質量控制比方說微生物檢測,以及抗生素等藥物的臨床應用比方說抗菌譜,都和微生物學密不可分的。
8,微生物發酵所用微生物對釀酒微生物有什么不良影響有多大影響
其它影響釀酒微生物(A)生產效果的微生物(B)不外乎:B產生的抗生素等次生代謝物,如果AB同處一室,有可能會產生除了拮抗之外的其它競爭關系。你的提問不太詳細,不太好回答。一般來說,任何其它微生物對目標微生物都是有影響的,因為至少存在營養競爭的關系。
影響極大,要不茅臺酒就不會是獨一無二的了,每個酒廠的酒曲都是絕密的核心
酒精濃度過高的話會影響微生物的生存,比如酵母菌釀酒的話,酒精濃度不能超過4%,所以一般啤酒的酒精含量都比較低。
釀酒微生物參與發酵淀粉和糖類物質生產酒的微生物。釀酒微生物種類很多,大體上可分為酒化菌(酵母菌)、糖化菌(絲狀菌)和細菌3大類。酒化菌釀酒工業中常用的有①啤酒酵母:分為上面酵母和下面酵母,雖然發酵能力和性能各異,但都適用于以淀粉為原料的糖化液,是生產啤酒、白酒、威士忌的優良菌種;②啤酒酵母的變種:挪威生物學家g.h.a.漢森從葡萄果皮中分離出來的。在麥汁中培養細胞呈卵圓形,有時少數呈臘腸形;能耐較高的酸度,耐乙醇的能力可達10%以上,能耐較低的二氧化碳;屬于下面酵母,適用于葡萄酒發酵;③裂殖酵母:其特點是以分裂方法繁殖,細胞呈圓筒形、長方形或圓形;可發酵各種糖類;不同化硝酸鹽,在乙醇中不生長;④生香酵母:以葡萄糖或酒精為碳源,在發酵過程中能產生香味。糖化菌可將淀粉質原料轉化成葡萄糖的菌類。糖化力強,繁殖速度快,熱穩定性良好,耐酸,耐酒精,不產或少產可降低甲醇生成量的果膠酶。在釀酒工業中常用的有曲霉、根霉、擬內孢霉、紅曲霉和毛霉等。細菌其代謝產物對白酒、黃酒和葡萄酒的香型和風味具有特殊作用。在發酵釀酒過程中,適當引入細菌還能克服白酒后味不足的缺點。在釀酒工業中常用的細菌有乳酸桿菌、醋酸菌、丁酸菌等。
處理廢棄物是能夠利用里面的有機物,許多微生物都可以的!當然要能在高滲透壓下生長!而生產釀酒用酵母,是要能產酒精!雜菌污染了就會對酵母產生影響!
9,哪里可以找到茅臺酒釀造的相關知識
【第一個秘密:獨特的地域環境】 茅臺酒因產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臺鎮而得名。由于茅臺鎮地處河谷,風速小,十分有利于釀造茅臺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有關專家曾用茅臺酒工藝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術人員進行異地生產,所出產品均不能達到異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證明了茅臺酒是與產地密不可分的關系和茅臺酒不可克隆,為此茅臺酒2001年成為我國白酒首個被國家納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第二個秘密:特有的紅纓子高粱】 茅臺酒生產所用高粱為糯性高粱,當地俗稱紅纓子高粱。此高粱與東北及其他地區高粱不同的是,顆粒堅實、飽滿、均勻,粒小皮厚,支鏈淀粉含量達88%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質地狀,十分有利于茅臺酒工藝的多輪次翻烤,使茅臺酒每一輪的營養消耗有一合理范圍。茅臺酒用高粱皮厚,并富含2%-2.5%的單寧,通過茅臺工藝發酵使其在發酵過程中形成兒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臺酒香味的前體物質,最后形成茅臺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類物質等。這些有機物的形成與茅臺酒高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關,也是茅臺酒幽雅細膩、酒體豐滿醇厚、回味悠長的重要因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茅臺酒富含一定的多酚類物質,適量飲用,不傷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 【第三個秘密:復雜的釀造工藝】 如果說茅臺酒具有獨特的地域和特殊的原料是自然天成之作,那么茅臺酒獨特的釀造工藝就是能工巧匠之妙。概括茅臺工藝的特點為三高三長。 茅臺酒工藝中的三高是指茅臺酒生產工藝的高溫制曲、高溫堆積發酵、高溫餾酒。茅臺酒大曲在發酵過程中溫度高達63℃,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發酵溫度都高10-15℃;在整個大曲發酵過程中可優選環境微生物種類,最后形成以耐高溫產香的微生物體系,在制曲過程中首先做到了趨利避害之功效。高溫堆積發酵是中國白酒生產敞開式發酵最為經典和獨創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藝所不具有的。高溫餾酒:蒸餾工藝本身是固液分離的技術,但茅臺酒生產工藝的蒸餾與其他白酒完全不同。 茅臺酒工藝中的三長主要指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大曲貯存時間長;茅臺酒基酒酒齡長。茅臺酒基酒生產周期長達一年,須二次投料、九次蒸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歷經春、夏、秋、冬一年時間。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幾個月或十多天即可。茅臺酒大曲貯存時間長達6個月才能流入制曲生產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3-4個月,這對提高茅臺酒基酒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4-5倍。茅臺酒一般需要長達三年以上貯存才能勾兌,通過貯存可趨利避害,使酒體更醇香味美,加上茅臺酒高沸點物質豐富,更能體現茅臺酒的價值,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點。 茅臺酒工藝的季節性生產指茅臺酒生產工藝季節性很強。茅臺酒生產投料要求按照農歷九月重陽節期進行,這完全不同于其他白酒隨時投料隨時生產的特點。采用九月重陽投料一是按照高粱的收割季節;二是順應茅臺當地氣候特點;三是避開高營養高溫生產時節,便于人工控制發酵過程,培養有利微生物體系,選擇性利用自然微生物;四是九月重陽是中國的老人節,象征天長地久,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茅臺酒工藝 茅臺酒工藝 燒酒中最著名的是茅臺酒。1936年編修的<>記載:"茅臺酒,… …,出仁懷縣茅臺村,黔省稱第一……。法純用高梁作沙,煮熟和小麥曲三分,納糧地窖中,經月而出蒸烤之,即烤而復釀。必經數回然后成,初曰生沙,三四輪曰燧沙,六七輪曰大回沙,以次概曰小回沙,終乃得酒可飲。" 以上記載雖簡單,但茅臺酒所特有釀造工藝卻躍然紙上。近代對茅臺酒的生產工藝進行了整理,其過程如下所述: 茅臺酒生產,采用高梁為原料,并且稱之為"沙"。一年一個周期,只投料兩次,第一次稱為下沙投料,第二次為糙沙,各占投料量的50%。 第一次投料,先經熱水潤料后,加入5-7%的母糟(即上一年最后一輪發酵出窖未經蒸酒的優質酒醅),進行混蒸(蒸糧蒸酒同時進行),冷卻后堆積發酵,入窖發酵一個月。 第二次原料料經粉碎,潤料后,加入等量的上述酒糟進行混蒸,蒸餾后所得到的第一次酒稱為“生沙酒”,全部潑回原酒醅中,攤冷后,加上一批蒸餾得到的尾酒,再加曲入窖發酵一個月。 發酵成熟的酒醅經蒸餾,得到第二次的蒸餾酒,稱為“糙沙酒”。酒頭部分單獨貯存,用于勾兌,酒尾則仍潑回酒醅中重新發酵。酒醅經攤冷,加酒尾,酒曲,堆積后再入窖發酵一個月,蒸餾,從此周而復始,再分別發酵,蒸餾。總共要經過八次發酵,八次蒸酒,第三次蒸餾得到的酒稱為“生沙酒”,第四、五、六次所蒸餾得到的酒統稱為“大回酒”,第七次蒸餾所得到的稱為“小回酒”,第八次蒸餾得到的稱為“追糟酒”。其中最后七次蒸餾出來的酒作為產品分別入庫,再行勾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