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釀白酒不香 是什么原因呢
自己釀的白酒也香,只是可能沒有加入一些輔助的東西,沒有買的酒那么香,但是自己釀的酒更好喝。
2,釀的白酒喝起來口感不好有水味怎么解決
釀的白酒喝起來口感不好有水味怎么解決先分析一下:1、測量酒度,確認酒度達到多少度。酒度過低,水味重比較正常。2、化驗白酒香味物質,主要包括白酒的酸度、總酯、色譜。總酯、總醇等數值偏低也可以造出白酒水味大。解決方法:1、酒度偏低,可以用高度酒勾兌,提高酒度,可以降低水味。2、酒度比較正常,通過勾兌可以降低水味,比如加一點點酒尾,也可以降低水味。3、延長發酵期,使白酒中香味物質提高,低度白酒也可以沒有水味。4、懂白酒勾兌的技師,直接品嘗、化驗進行分析,進行調整。
3,為什么自釀的白酒沒有酒香味反而有一種苦味
雖說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喝酒,但大多數如果把鼻子湊到酒瓶前,還是會聞出香味的,并且只要鼻子沒毛病,區分出葡萄酒、啤酒、黃酒、威士忌和中國白酒等等酒,還是壓力不太大的。這說明了,酒的氣味確實是有差異的,并且香氣應該主要不是來自于其中的乙醇。事實的確如此,通過檢測手段發現,酒的成分十分復雜,其中有一些醇、醛、酯,還有一些雜環化合物。影響這些氣味物質的因素也很多,葡萄、麥芽還是大米,釀出來的味道不同;是用玻璃瓶還是橡木桶,味道也不同;用什么酒曲,味道也不一樣。有些人在品酒或者喝酒時會發現,有些白酒喝起來會帶有苦味,而且往往會給人帶來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其實不管是買的白酒還是自釀白酒發苦,原因大概就是因為白酒中存在著不同閥值的苦味物質,才會讓我們在喝的時候感覺到苦澀。現在來分析下具體原因,引起自釀白酒發苦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物質有雜醇類、酚類化合物、醛類、多肽、硫化物、氨基酸和無機鹽等,這些物質主要來源于原輔料選擇不當、原輔料不凈、配料不合理以及工藝條件控制不當。那么自釀白酒發苦如何去解決呢? 釀制白酒中產生苦味物質的根源在哪?有許多朋友自己在家釀酒的過程中,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有酒曲不發酵,有的酒釀出來很苦等等。今天唐三鏡吳月平老師為大家分享釀制白酒中產生苦味的原因,在釀制過程中產生苦味物質的根源在哪呢? 對于釀制白酒中產生苦味物質的根源在哪,具體歸納起來大概有三大情況可導致白酒帶有苦味: 第一、釀制白酒原輔料不凈或選擇不當產生的苦味 使用原料霉變,曲粉變質,輔料稻殼未清蒸或清蒸不徹底或霉變;使用含脂量高的原料;使用含單寧高的原料等,用于釀酒生產,所產的酒均有苦味或霉味和其他邪雜味,主要是釀酒用的原輔料被有害微生物污染,原料中的高脂肪被氧化,單寧在發酵過程中被分解成某些酚類化合物所致。另外原輔料皮殼中含有較多的多縮戊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會生成帶有焦苦味的糠醛;多縮戊糖在高溫下蒸煮也會產生糠醛等,都是給白酒帶來苦味物質的原始條件。 第二、釀制白酒的配料不合理 稻殼用量過多,用水量過大或過少,用曲量過大或用劣質曲、新舊曲搭配不合理,填充料使用過多,窖內空隙大,酵母繁殖過量、酵母自溶后生成酪醇并影響酵母發酵作用,若酪醇含量適中,可使白酒具有愉快的芳香氣味,味感豐富;若含量過高則會苦味嚴重,用曲量大酒醅中蛋白質含量高,發酵時必產生大量的酪氨酸,經酵母作用脫氨、脫羥而生成酪醇多,則導致酒的苦味。 第三、生產工藝條件控制溫度不合理 入窖溫度高或糧食、曲粉粉碎過細或過粗,窖池密封不嚴,密封窖泥開裂并長霉,酒醅堆放時間過長等都會使酒發酵時產生倒燒味、苦味、辛辣味、霉味等。入窖溫度高、前期發酵溫度不易控制,從而造成前期升溫過猛、糟醅品溫高、持續時間長。發酵溫度高,有益酵母對氨基酸的脫氨,酒醅溫度高,酵母衰老自溶快,自溶后產生的氨基酸及酪氨酸都會導致高級醇、酪醇含量的增加。從而產生的酒帶有嚴重并持久的苦味。 發酵溫度過高,發酵產生的甘油極易被酵母分解成丙烯醛,丙烯醛有持續性的苦味并刺激性強。若酒醅堆放時間較長,侵入的雜菌也就多,加速了甘油的分解,產生了苦味。蒸餾時,前期用汽過大,將會產生焦鍋現象,使焦化物質帶入酒中,產生不良的焦苦味。同時前期的火汽大還將把其它邪雜味帶入酒中。大多數苦味物質成分的沸點都較高,酒尾部分含量較多。丙烯醛一般酒頭較多,雜醇油酒尾居多。從而蒸酒時一定要“量質摘酒,掐頭去尾”。